新闻资讯
首页 > 新闻资讯
新闻资讯
新闻资讯

叠片之间的沟槽一般多深才合适

2025-07-18

叠片之间的沟槽深度是盘式过滤器设计的核心参数之一,其合适范围需根据过滤精度、应用场景、流体特性等因素综合确定。通常,沟槽深度设计需平衡过滤效率与反冲洗效果,避免过深导致杂质滞留或过浅影响纳污量。以下是具体分析:


一、沟槽深度的典型范围

叠片沟槽深度一般为0.1~1.0毫米,具体数值取决于以下因素:

1. 过滤精度要求

高精度过滤(20~50微米):沟槽深度通常较浅(0.1~0.3毫米),以形成更细密的过滤通道,拦截微小颗粒。

中低精度过滤(50~200微米):沟槽深度可适当增加(0.3~1.0毫米),提高纳污量并减少压差上升速度。

示例:农业灌溉用盘式过滤器(过滤精度100~200微米)的沟槽深度常为0.5~0.8毫米。

2. 流体粘度与杂质特性

高粘度流体(如污水、油类):需更深的沟槽(0.5~1.0毫米)以防止杂质堵塞通道。

含纤维或长条状杂质:沟槽深度需大于杂质长度,避免缠绕(如造纸白水过滤,沟槽深度可能达1.0毫米)。

硬质颗粒(如砂粒):较浅沟槽(0.2~0.5毫米)可减少颗粒嵌入风险,便于反冲洗剥离。

3. 反冲洗方式

旋转喷射反冲洗:沟槽可稍深(0.3~0.8毫米),因高速水流能彻底冲刷深层杂质。

静态反冲洗:沟槽需更浅(0.1~0.4毫米),避免杂质沉积难以清除。


二、设计优化方向

1. 变深度沟槽

部分高端叠片采用梯度沟槽设计(如表面浅、深层深),兼顾高精度过滤与大纳污量。

示例:某工业水处理用叠片,表面沟槽深度0.2毫米,深层逐渐增至0.6毫米。

2. 沟槽形状优化

V型沟槽:增强杂质拦截能力,但反冲洗需更高压力。

U型沟槽:纳污量大,但可能降低过滤精度。

复合沟槽(如V+U组合):平衡精度与纳污量,常见于市政供水过滤器。

3. 材料与表面处理

采用耐磨材料(如聚丙烯+玻璃纤维增强)可延长叠片寿命,即使沟槽较浅也不易磨损。

表面光滑处理(如电镀、抛光)可减少杂质附着,降低反冲洗难度。


三、实际应用案例

1. 农业灌溉(过滤河水)

水质:含泥沙、藻类(粒径50~200微米)。

设计:沟槽深度0.6毫米,过滤精度100微米,反冲洗周期8小时。

效果:纳污量提升30%,压差上升速度降低20%。

2. 钢铁厂高炉循环水

水质:含氧化铁皮(粒径20~100微米)、高硬度。

设计:沟槽深度0.3毫米,表面镀陶瓷涂层防结垢,过滤精度50微米。

效果:反冲洗彻底,叠片寿命延长至5年以上。

3. 造纸白水回收

水质:含纤维(长度1~5毫米)、填料(粒径10~50微米)。

设计:沟槽深度1.0毫米(纤维通过性),配合旋转反冲洗,过滤精度80微米。

效果:纤维回收率95%,滤元堵塞率降低40%。


四、选型建议

1. 优先选浅沟槽的场景:

需要高精度过滤(如电子行业超纯水预处理)。

流体中杂质硬度高(如砂粒、金属颗粒)。

配备高效反冲洗系统(如旋转喷射+高压水源)。

2. 优先选深沟槽的场景:

需要大纳污量(如污水一级处理、农业灌溉)。

流体粘度高(如油类、涂料)。

反冲洗频率受限(如偏远地区无人值守系统)。

3. 折中方案:

采用多层叠片组合(如浅沟槽叠片用于精滤,深沟槽叠片用于预滤)。

选择可调沟槽深度的模块化设计,根据水质动态调整。


自清洗过滤器

 

© 2025 江苏苏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  All Rights Reserved.   备案号:苏ICP备20017429号-1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